8月15日至16日,上海陜煤研究院與東華大學聯合舉辦的“秦嶺計劃-產業科技論壇”在上海市松江區東華大學圖文信息中心召開。論壇以“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對接具有發展潛力的材料、裝備、工藝技術及應用開發技術,促進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為主題,與會專家深入交流、探討,進一步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創新領域的開放合作與共同發展,為搭建校企技術交流平臺、深化產學研融合打下堅實基礎。上海陜煤研究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小憲,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巨安奇出席論壇并講話,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知名高校學者、研究所專家、企業代表參加。
巨安奇首先介紹了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發展現狀,著重闡釋了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進展;接著回顧了同上海陜煤研究院圍繞“秦嶺計劃”的合作歷程,對論壇的舉辦表示大力支持,并對雙方未來加深合作充滿期待。
王小憲介紹了陜煤集團及上海陜煤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強調了要以“秦嶺計劃”為重要手段,強化產學研結合,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促進“兩鏈”融合,實施“行業研究、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發展、資本運作”全流程科技創新體系,走“以項目為載體、以資本為紐帶、以激勵為抓手、以創效為目標”的路子,以更好平臺、更大誠意推動科技產業化駛入快車道。
論壇上,蘇州大學李傳軍教授就“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秦嶺計劃’經紀人團隊”、東華大學羅維教授就“高活性介孔粉體的控制合成與燒結應用探索”、上海交通大學胡鳴若教授就“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簡介及對企業介入的建議”作論壇主旨報告,報告中就如何推動“秦嶺計劃”實施,發揮“科技經紀人”團隊紐帶效用,加強校企合作,將前沿熱點、市場痛點與企業難點有機結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闡釋和探討,為論壇奠定了“新”的主基調。
隨后,各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圍繞秦嶺基礎研究計劃和科技產業融合高效互動,分別就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固態電池、非貴金屬陽極催化劑的雙極膜電解水制氫技術、電催化甲醇制氫、功能晶體生長技術、綠色阻燃高分子材料等方向作技術交流發言,進一步明確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作為全鏈條的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環節,企業與高校作為創新鏈條的前后兩端的重大意義。
“秦嶺計劃-產業科技論壇”是首次舉辦,設置環保與能源、新材料兩個分會場,共吸引來自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市30余所高校100余名專家教授、知名學者參會。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分享科研經驗、交流學術成果、碰撞思想火花,構建科技創新合作網絡,把科技勢能變成發展動能,為推動校企合作向更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秦嶺計劃-產業科技論壇”既是上海陜煤研究院縱深推進“秦嶺計劃”的有力舉措,也是實現高??萍汲晒c企業技術需求的“無縫對接”、推動“科技產業化”的有力抓手,更是助力集團公司能源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上海陜煤研究院將以此為契機,協同創新共謀科技產業新發展,共建科技產業新生態,共創科技產業新未來。